第二十四章 关于《盗梦空间》的合作
加利福尼亚州。
伯班克。
在一间餐厅里,沈浩优雅的用刀叉切着餐盘里的牛排,还不忘调侃卓对面的胖子:
“我很意外,你刚刚升职居然就跳槽了,看来你和你的老东家情谊也没有多深厚。”
“我也不想啊,刚刚升职加薪,新职位屁股都还没坐热,可是眼下这个情况,待在米高梅是没有前途的。”
鲍勃止不住的叹气。
“的确没有前途……”沈浩淡淡道。
今年2月份发生了一件大事,以索尼为首的一群财团组建米高梅控股公司,4月份通过一笔价值48亿美元的杠杆收购收购了米高梅电影公司,索尼占股20%。
索尼野心不小,在巅峰期时收购了哥伦比亚,现如今米高梅也有他的股份。
不过按照历史进度来看,曾经的好莱坞一哥米高梅被索尼为首的财团收购后,经历金融危机后在10年宣布破产,最终在好莱坞私人制片厂“望远镜娱乐”对其进行重组后,2021年被亚马逊收购。
而最后接手米高梅的亚马逊,更多的只是战略意义。
因为那时的米高梅在北美的市场份额已经不足2%。
其实在05年,也就是现在,自被索尼这么一折腾后,昔日的好莱坞一哥米高梅就已经被宣判了死刑。
鲍勃待在米高梅的确没有前途,如今刚刚升职就大胆选择跳槽,无疑是在割肉。
不过某种程度也能反映出这个胖子超凡的眼光和果断的执行力,一般人还真没有他这样的魄力。
鲍勃仿佛和餐盘里的牛排有仇一般,用力划拉出了刀割盘子的滋啦声,只见他咬牙道:
“我好歹也是米高梅著名制片人,这该死的华纳鼠目寸光,居然就给我这样的待遇,早晚会和米高梅一样的下场。”
沈浩闻言不禁笑了,耸肩很遗憾的说道:“那很抱歉,你的诅咒恐怕失效了,依我看华纳的命可要比米高梅长得多。”
华纳兄弟生命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就是1969年被金尼国家公司收购还并收购了DC漫画公司,未来依托DC诸多原创IP,华纳才能几经波折后还能坐稳好莱坞前三的位置,一度仅次于迪士尼。
虽说华纳兄弟本身也产出了不少优秀的电影,但是把DC提供的IP系列电影剔除掉,他早就活不下去了。
这时,从洗手间回来的梅根在沈浩身边坐下。
沈浩给梅根递了一张卫生纸,随后问道:“梅根,我记得你的出道作《阳光下的假日》就是华纳发行的吧?”
“是的。”
“你就吃一份沙拉,肚子不饿吗?”
“不饿。”
桌对面的鲍勃自然认识这位曾经仅13岁就获得美国模特大奖的田纳西小野马,不禁又看了看旁边悠然自得吃着牛排的沈浩,眼底一阵艳羡。
沈浩无论什么时候,身边都有一位颜值九十分以上的美女,上次的曾黎,这次的梅根·福克斯,让鲍勃羡慕得说不出话。
虽说他作为制片人在好莱坞混迹,也不缺漂亮的女星作伴,可是他不像沈浩,能单纯的依靠魅力吸引女孩儿。
虽说靠钱和利益也是一种手段,可对男人来说,靠魅力吸引女孩儿才是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更别提还是梅根·福克丝这样的极品。
沈浩看着有些颓废的鲍勃,选择鼓励:“好好在华纳干吧,鲍勃,我相信你能东山再起的。”
鲍勃沉了一口气,用一种坦诚又接近哀求的语气说道:“好吧,沈,我实话和你说,我现在很需要一份投名状,帮我提升在华纳的地位,眼下能帮我的只有你。”
他还是第一次这样求沈浩。
虽说旁边还有美女,用这种乞讨的语气很丢脸。
可对于真正成熟的男人来说,面子,不过是鞋垫子,金钱,才是命根子!
沈浩抿了一口杯中酸涩的红酒,看着眼前有些可怜的鲍勃,不禁笑道:“鲍勃,你知道我此行来的目的,我要卖版权,而你也要电影,我们可谓是各取所需,当然,只要价格合适。”
沈浩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了,他当然可以念及朋友的交情,把《彗星来的那一夜》的北美版权卖给鲍勃刚入职的华纳,以帮助他充当业绩,但前提得是价格合适。
沈浩若不是念着上次卖《源代码》时鲍勃给他透露联美娱乐的预算,他也不会带着第二部影片来美国后第一时间联系鲍勃了。
于是,吃过晚饭以后,鲍勃便迫不及待的找了一家小影院,包下一间小影厅,播放沈浩带来影片。
可是观影后,鲍勃选择实话实说:
“沈,这的确是一部好电影,可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他能卖到的价格,大概率比《源代码》低,商业价值还是低了些……”
沈浩拍了拍他的肩膀,挑眉道:“这部电影作为你的投名状,是不是有些不够格?”
《彗星来的那一夜》的确是一部很优秀的科幻电影,但是单纯论商业价值,甚至还不及《源代码》,主要是观影门槛太高了。
鲍勃心里叹气,但表面上还是非常高情商说道:
“沈,你放心,我会努力帮你争取更高的价格,不管怎么说,也感谢你能在这个时候帮我。”
虽然有些失望沈浩没能给他带来一部令人惊艳的大片,但他还是很感谢沈浩能在这个时候帮他。
起码《彗星来的那一夜》也能算作一份很好的业绩,毕竟电影的质量摆在这里。
沈浩闻言倒是笑了起来:“哈哈,鲍勃,你以为我此行就只是为了卖掉一部电影么,你要的投名状我这里有,来,看看这个。”
说着,沈浩从包里取出了《盗梦空间》的剧本以及多份分镜手感,一同交到了鲍勃手里。
他此行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出售掉《彗星来的那一夜》的北美版权,这部电影的价值他心里早就有预期了,如果真是为了卖版权,就送去电影节了。
他这次来美国,是为了寻求一家能够给他提供特效制作的好莱坞公司合作,因为《盗梦空间》需要大量的特效制作,这在国内是无法完成的。
《彗星来的那一眼》只能算是敲门砖,真正的重头戏还是这部《盗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