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200阅读网

第368章:此生无悔入中华……(全书完)

小说: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作者:天下第一白 更新时间:2024-07-05
小说5200阅读网(www.5200xiaoshuo.com)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5200xiaoshuo.com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最新网址:  “啊,亲,你醒了。”

  “哟,亲们,数据怎么样了?咳,咳,咳……”

  “亲,你需要休息,之前太劳累了,都怪我们没有及时发现,对不起。”

  “呃,没关系的,你说这一辈子吧,有一次燃烧自己的机会,很值得了。亲,你知道吗,当年,就算是想燃烧一次自己,都没有机会呢。对了,亲啊,把手伸过来。咳,咳……亲啊,我也就走到这里了,请带着我的梦,继续,继续走下去吧。”

  是的。

  这一条路实在是太曲折太曲折了。

  哪怕有一系列从海外归来的童鞋,这一条路也历经了无数的困难。

  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只是。

  当年那个说回家种苹果树的童鞋,如今,苹果树真的种出来了。

  “10,9,8,7,6,5,4,3,2,1。”

  “起爆……”

  “轰……一声巨响。”

  音乐响起。

  “亲,你知道吗,从今天开始,我们的历史,要分成两段来写。”

  ……

  “凡哥最近去哪了?”

  “不知道。”

  “上次讲完课后说是去旅游,然后就一直没有露面了。”

  “凡哥不是导游吗,怎么这次旅游不直播了?”

  “不太清楚。不过,凡哥说,他这次是考察九州。”

  “九州,就是整个天下了?”

  “嗯。”

  “我去,这得花多少时间?”

  “不知道,估计好几年。”

  是的。

  至上次讲课之后。

  陈凡便一个人独自前往九州旅游。

  之所以前往九州。

  那就是。

  陈凡想沿着先人的足迹,参观天下九州。

  只是九州实在是太大太大了,这一考察,足足用了陈凡三年时间。

  在这三年时间里。

  偶尔也有传出陈凡的消息。

  有的说是在中州见过陈凡。

  也有的说是在扬州见过陈凡。

  还有的说是在青州见过陈凡。

  三年之后。

  当陈凡走完九州。

  陈凡便打开了好久没有打开的快抖直播。

  看到陈凡突然出现。

  一众网友都以为看错了。

  “我的天,凡哥,你是凡哥?”

  “不会是假冒的吧。”

  “凡哥,你活了?”

  盯着镜头里面的陈凡,不少人无比的震惊。

  随之而后。

  数万万网友不断的涌入。

  “凡哥,真的是凡哥。”

  “如假包换。”

  “凡哥,你这胡子也不刮一下?”

  “呃,忘了。”

  “凡哥,最近几年你去哪了?”

  “去了很多的地方。”

  “那还去吗?”

  “暂时告一段落了。”

  “这一次前往三年,绝对有很多的领悟,是不是?”

  “领悟没有多少,倒是看到了许许多多的风景,所以,就想与大家聊一聊。”

  “已经搬好小板凳,凡哥,赶紧讲,赶紧讲。”

  “这个,今天来不及了,回头再讲。”

  摸了摸胡子。

  这一段时间,还真没有刮胡子。

  这样的形象讲,还真有一些不太好。

  还是先整理一下仪容,然后再开讲吧。

  “我去,凡哥,那你今天上线做什么?”

  “给大家发个预告啊。”

  “顶你个肺,又来坑我们。”

  众人纷纷给陈凡竖起了中指:“这不是忽悠我们的吗,你这个预告总得透露点内容啊。”

  “倒也是。”

  陈凡点头:“那后面要讲的,是一部大家可能都没有读过的书。”

  “什么书?”

  “尚书。”

  是的。

  陈凡三年时间行走下来,准备讲的书,就是尚书。

  ……

  “许主任,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台里收视破记录了?”

  “没有,但我想,只要请到他,一定可以。”

  “他是谁。”

  “陈凡老师。”

  “陈凡老师不是去旅游了吗,好久都没见他了。”

  “许主任,您不知道,刚刚他在快抖上露了一下脸。”

  “陈凡老师回来了?”

  “嗯,不但回来了,而且,他还带着他这几年的感悟,想对众人讲一本书。”

  “什么书?”

  “尚书。”

  “什么是尚书?”

  “上古之书。”

  “我去……”

  ……

  是的。

  要说这个世界最为古老的一部史书,那就是尚书。

  如果要说其历史。

  大概是公元1000多年前,他就已经开始出现。

  直至后代一众先贤的增添,尚书得以成型。

  虽然许量并不知道尚书讲的是什么。

  但仅凭一句,上古之书,他便知道这部书的价值。

  而且。

  他感觉。

  这部书可能远远比他想象当中的还要震撼。

  一念至此,许量立即给陈凡打了一个电话。

  “陈凡老师,我是许量,听说您回来了。”

  “许主任,你消息灵通啊。”

  “陈凡老师,之前就给你打了好几个电话,可你都关机了。”

  “主要是不想被打扰。”

  “听说您准备开讲尚书。”

  “是的。”

  “陈凡老师,要不到我们央视讲?”

  “呃,这个,有些赶不过来吧,毕竟,你们的节目也排满了。”

  “什么排满了,只要你来,你想插到哪个时间点就插到哪个时间点,你想到央视几套就几套。”

  “真的?”

  “必需的。”

  “那1套,黄金时间,晚上20点。”

  “没问题。”

  “OK。”

  陈凡点头。

  许量问道:“陈凡老师,有需要安排的吗?”

  “之前典籍里的中国舞台还保留了吗?”

  “保留了,一直为你准备着呢。”

  “那就应该不需要太多安排了。”

  “那行。”

  一个星期之后,陈凡来到了央视。

  与之同时。

  典籍里的中国篇,也开始了他的排练。

  ……

  “陈凡老师,我感觉,今天这场尚书,绝对要爆。”

  “爆什么爆,不要太激动,一会还要演出呢。”

  “知道,陈凡老师,绝对不会让您失望。”

  典籍里的中国一众演员激动不已。

  激动的是,他们参与了这样的一个节目。

  更为激动的是。

  他们明白。

  这一场节目,必然能产生巨大的轰动。

  至于原因。

  那就是。

  尚书。

  他不只是上古之书。

  而是中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古老的文化来源。

  通过这部书。

  我们才能真正的了解,什么才是华夏,什么才是中华民族。

  ……

  “兄弟们,央视1套,还等什么?”

  “早就在了。”

  “哈哈,还以为你们守着快抖呢。”

  “切,我早就知道央视1套会来截胡。”

  “陈凡老师的课,央视就算是花再大的代价,也必需拿下。”

  “那必需的。”

  此时。

  万众看客无比的期待。

  当然。

  还有现场的一众嘉宾。

  比之此前几期典籍里的中国不一样。

  虽然此前几期典籍里的中国也非常的火爆,现场也来了一众知名学者,等等。

  但是。

  今天这一期典籍里的中国,分明看到一些大老的存在。

  ……

  “还有3分钟,陈凡老师,一会您上场。”

  “嗯。”

  后台。

  一众演员已经做好了准备。

  当时间来到8点,陈凡从后台缓缓出现。

  迎接陈凡的,则是漫天的掌声。

  “很高兴能与大家再次相见,今天我们要讲的,正是尚书。有人问,什么是尚书?”

  “尚书里的尚通上,上书,也就是上古之书的意思。这个上古之书古到什么时代呢,传说,是从周公开始制定。但时间实在是太久太长了,最早版本的尚书早就失传。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一众先秦诸子便根据此前他们得到的一系列版本,重新修编了尚书。”

  “不过至秦一统天下之后,秦朝下令焚烧了许多先秦之时的古籍,尚书亦在其中。有一位叫伏生的博士,他冒死将尚书藏于家中墙壁。只是秦朝虽然统一了天下,但很快二世而亡。伏生也转转逃亡了几十年,待重新回到家时,却是发现家里所藏的尚书损失过半,仅剩下28篇。”

  “为了将尚书传承下去,伏生重新整理,然后教授与世人。汉文帝知道有伏生这样的一位大儒,于是就想请伏生到京都。可是这时的伏生已经90多岁,为此,汉文帝便派了太常使掌故“晁错”亲自来到伏生府中,随即伏生便将尚书传授于晁错,至此尚书得以流传。所以人们便称,汉无伏生,则不传。有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

  陈凡刚解释完。

  一个巨大的屏风缓缓拉开,出现了一位老年白发的儒者。

  这位儒者,正是伏生。

  一场情景剧,却是将伏生一生的经历以及传承尚书的典故演译了出来。

  随之而后。

  陈凡则开始再次介绍。

  ……

  “尚书其实就是一部史书,也可以称之为中国最早的一部史书。这部史书从尧开始,一直记录到周朝。那么,我们就从尚书当中的开始,讲述尚书。”

  画面当中。

  出现了一位部落首领,这个人,正是尧。

  “至炎黄一统天下之后,天下进入到相对安定的时期。尧是黄帝的曾孙,因为封于唐,所以又叫唐尧。二十岁时,尧代帝挚成为了首领。只是唐尧当政初期,天文历法还很不完善,百姓们因为不知道四时变化而经常耽误农时。为了掌握气候的变化规律,他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北向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时间最长的那天为夏至,并参考火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观察日落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秋分,并参考虚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南向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最短的那天作为冬至,并参考昴星的位置来校正。二分、二至确定以后,尧决定以366日为一年,每三年置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每年的农时正确,不出差误。”

  “年老之后,尧考虑到年纪已大,就想寻访贤人带他治理国家。这时,四方诸侯之长向尧推荐了舜。舜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于是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了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最终,尧就将位置传给了舜。”

  上古之时并不是所谓的家天下。

  他们传位的方式,那就是禅让。

  也就是谁有贤德,谁就当这个族群的首领。

  所以后面历代帝皇想要得位的时候,最为仁义的,也就是禅让。

  虽然这个禅让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禅让。

  “舜观察了北斗七星,列出了七项政事。于是向天帝报告继承帝位的事,又祭祀了天地四时,祭祀山川和群神。随后,舜到东方巡视,到达泰山,举行了柴祭。对于其他山川,都按地位尊卑依次举行了祭祀,然后,接受了东方诸侯君长的朝见。协调春夏秋冬四时的月份,确定天数,统一音律、度、量、衡。”

  当讲到这里之时。

  一众看客无数不解的难题,通通在这时全部得到解开。

  原来。

  早在尧舜的时候,他们便知道了四时,也制定了历法。

  甚至,还会懂得用闰月。

  而到了舜的时候,却是更进一步。

  统一了音律,度,量,衡……

  这其实就是中华最早的大一统思想。

  接着。

  陈凡继续。

  舜过来,则是禹。

  唐尧传给禹,也是通过禅让的方式。

  “在舜年老之后,舜感觉自己儿子商均不肖,于是就将帝位传给了禹。这个禹,就是之前讲过的大禹治水的禹。为了治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用时13年,禹治理了天下洪水。后来,舜就将位置传给了大禹。不过,大禹不仅仅治水有功。在他继位之后,他进一步修编了历法,将寅月称之为正月,也就是一月。与之同时,因为他治水的足迹行走了天下。于是,他就将华夏分为九个地方,这九个地方,也就是现在我们的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讲到这里。

  陈凡突然问了一句:“华夏为何一体?”

  台下。

  所有人皆是一震。

  这个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或许之前他们怎么想也不会想明白。

  如果是之前。

  他们会说。

  华夏应该是经历几千年不断发展而来,所以成为一体。

  但现在。

  他们却是发现。

  自己错了。

  不但错了。

  而且错的非常离谱。

  当知道大禹定九州的典故之后,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答桉。

  异口同声,众人回答:“华夏,自古一体”。

  ……

  写到这里,大白这部就此结束。

  其实之前是准备多写一些近现代历史的。

  不过很多内容也不太好写,所以有不少内容都简化写了。

  虽然这本书字数不多。

  但总体来说,大白还是比较满意的。

  中华上下五千年。

  大白也算是将五千多年历史,五千多年文化,也给说得比较详细了。

  特别是写到后面。

  大白更是激情燃烧。

  华夏何为一体?

  华夏自古一体。

  最后。

  大白想说一句:“此生无悔入中华,来世还在种花家。”

  谢谢大家。

  我们新书再见。

最新网址:

小说5200阅读网www.5200xiaoshuo.com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