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200阅读网

第十六章 还要招人

小说:大明:我爹是崇祯?不熟真不熟 作者:我是南山猫妖 更新时间:2021-10-25
小说5200阅读网(www.5200xiaoshuo.com)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5200xiaoshuo.com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此时一位叫唐沙的员外郎,离开了工部,回到了贫寒的家中。

  唐沙无妻儿,身为工部员外郎的他却家徒四壁,破木屋子里全是一些工匠的用具。

  没过多久,他家的门被敲响了,唐沙问:

  “何人?”

  “墨文!”

  唐沙将门大了开了,前来的正是自己的工部同僚墨文。

  唐沙墨文二人都是大明的顶尖工匠,墨文开便开门见山的问道:

  “你看了那纺纱机的设计图没?”

  唐沙表情凝重十分认真的回答道:

  “做此图的实属高人,纺纱机极为精妙,无论是构思还是构造,但他远不止如此,他的画图水平也是一流,看他的标注方式前无古人,但就是这般特别通俗易懂...”

  墨文也觉得唐沙的评价客观合理,然后反问道:

  “你可想见见此图作者?”

  唐沙的眼中貌似有一丝金光发出:

  “你认识他?如果有机会能见见这高人那便是最好!”

  唐沙一生节俭,不求升官发财,只为追求工匠最高境界,大明现在甚至连许多火器都有参与研发制作,他甚至参与了大明最爱的三眼铳的改进。

  而墨文家族显赫,但和唐沙有一样的追求。

  他两已经达到瓶颈多年,水平已然无法突破。

  而郑慈烜画的这珍妮纺纱机图纸,让他们感受到了未来,他们隐隐约约有那么一种要突破了的感觉。

  墨文拿出一张郑慈烜画的图纸:

  “我悄悄将其中一张原图带来了,你看这里。”

  在图纸右下角不显眼的地方,写了两行字:

  此物创作者为广州府宝安县郑家村郑慈烜,此物乃工业革命的开始,将开辟工业的新时代,若有工匠有兴趣请来寻我。

  唐沙看完之后,突然去拿起了抽屉最深处的一把锤子:

  “唐家先祖,我终于找到工业改革的希望了!”

  “愿祖先保佑我。”

  “墨文,你走么?”

  墨文微笑以对:

  “我若不去,为何来寻你,我就知道你与我乃志同道合之人!”

  墨文往门口指了指,他的行囊早已带来。

  二人相视而笑,唐沙带上了祖传的锤子,收拾了行囊,二人皆往工部留下了一封辞呈,便往南行去。

  目标正是郑慈烜。

  此时的郑慈烜在东莞县城给伤员做救治。

  那齐市布商算得上广州府三大布商之一,貌似和官家也有关系,复仇的事情还得从长计议。

  广州城有驻军,贸然前往不算理智。

  大夫再给伤员治疗,郑慈烜也无事可干,便准备出东莞县城走一走。

  没想到东莞县城外,居然有饥民扎堆,数百饥民想要进城讨吃食,可却被无情的拦在了外边。

  郑慈烜长叹一口气:

  “连广州这种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地区,降水温度都十分适合种水稻,这都会出现如此多饥民,土地兼并实属害人。”

  土地兼并就是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

  土地兼并是大明王朝的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

  大地主为了拥有更多的土地,采用各种卑劣手段,尤其是灾年,地主巧取豪夺让拥有土地的农民变卖自己的土地和房产沦为佃农。

  就连富饶的广东都能弄出这么多饥民。

  广州城外没有饥民,因为广州城的官员想要眼不见为净,以官兵驱逐,杀了几个鸡儆猴,吓的饥民不该围在广州城。

  所以饥民全跑到东莞县城和宝安县城了。

  郑慈烜于心不忍唤来赵伯:

  “赵伯,去买些粮,待会给他们施粥。”

  赵伯有些犹豫,尝试着和郑慈烜说道:

  “公子,给他们施一顿粥,也并改变不了他们的命运,只会给他们带来他们不应该有的希望,还会给我等财政增加负担,还不如不施。”

  赵伯是个好的封建时代地主家臣,但郑慈烜早已脱离了封建思想。

  “你说的对,所以我不只要施粥,我还要把他们其中二十以下的年轻人全带走!”

  说到这,赵伯开始有些急了,急忙说道:

  “公子!三思啊!家中已养有如此多人!”

  可郑慈烜态度坚决:

  “我们现在有的是钱!才赚了十万两银子,照我说的办!”

  郑慈烜虽说仁慈,但他也现在也绝对不是因为仁慈要去救这些人,他是真需要人,他已经有了一个扩大产业的计划,需要大量的人员。

  赵伯虽然不情愿,但是郑慈烜才是这家的主人,只能老实的去安排施粥的事情。

  施粥只是为了给这些饥民那么一丝丝的安全感,也是郑慈烜的一份救助。

  “庄子招长工,二十岁以下男女不限,包吃住!不用签卖身契!”

  “二十岁以上的也招,但要有一技之长!”

  和第一次招人的时候的想法基本一致。

  饥民们看着这刚刚给他们施粥的大善人,也开始蠢蠢欲动了,包吃包住便是对他们最好的救助。

  而且,不用签卖身契!

  这年头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

  有个老妇人抱着她的女儿第一个跑了过来:

  “我六岁的女儿你们收么?”

  郑慈烜点了点头:

  “二十岁以下都收,但我们不是买卖人口!大妈,您这女儿可以来我们这边当学徒,保证吃住。”

  但老妇人还是有些犹豫,她看向郑慈烜:

  “能带上我么?”

  郑慈烜打量了一下反问道:

  “你有什么一技之长么?”

  老妇人摸了摸自己长茧的手掌:

  “我做了十余年纺织工人,我之前工作在江南的布纺,那布纺被抄了家,流落到了这里。”

  “要!当然要,你母女二人都要!纺织工不但有吃有住,还有银钱拿!”

  郑慈烜大手一挥,让二人进入自己的队伍。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快就有饥肠辘辘的人涌了过来,报名的人络绎不绝。

  镖师队和护卫维持着秩序。

  很快就招到了二百来人,只留下老弱病残,郑慈烜无暇去管。

  郑慈烜看着留下的人,内心如是想道:

  “总有一天我要让这片土地再无饥民,我会来拯救你们的!”

  随后拉起了两百多人浩浩荡荡的部队往郑家庄走去。

  郑慈烜发现郑成功的队伍就跟在后面,便走过去询问。

  “嗯?郑成功,你怎么还没走?”

  郑成功摸了摸脑袋,一脸笑容的说道:

  “我想知道你是如何训练那镖师的?”

小说5200阅读网www.5200xiaoshuo.com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