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收获满满
按照原来的计划,陆小石要挖够这些竹笋少说也得两个钟头。
但有了大福的帮助,他竟然只花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任务!
那这多出来的时间,便可以让他去有更多时间去寻找其它山货了。
在即将走出竹林之时,陆小石在一晃眼之间,好像瞟到了什么东西。
他赶忙回头去寻找,果然在不远处看到了一些很是显眼的“白杆杆”!
“那是……竹荪?!”
陆小石一眼就认出了这些“白杆杆”是竹荪,因为这东西的辨识度真的很高!
竹荪一般有着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菌柄,还有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整个菌子呈空心网纹状,看着就觉得颤颤巍巍,就像是养在深宫里的骄矜的公主一样。
也正因为它奇特的造型,民间有人称它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以及“菌中皇后”。
这玩意儿不仅长得好看,味道更是香甜鲜美,口感极佳,甚至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即便是在后世,它也常常出现在国宴上。一碗“竹荪芙蓉汤”不知征服了多少外国人,“驰名中外”一词可以说丝毫不夸张。
而在70年代及以前,竹荪贵到难以想象,它过去甚至是皇帝才能有幸食用的佳肴。
那时候的香港市场里,一级竹荪最高能卖到5000~8000元/公斤。
按照当时的黄金市价,1公斤竹荪就相当于1两黄金,竹荪也因此有了“软黄金”的美誉。
在巨额的经济效应下,从80年代开始,全国各地就开始大量进行竹荪的人工驯化栽培,并且陆续出现了驯化成功的例子。
80年代末90年初的福建古田县大桥镇农民,就成功栽培出来了竹荪。
100㎡的土地上,他收获了竹荪干货1500克,并且按照当时800元/公斤的收购价被回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人工驯化初期,产量不可能一下高起来。就算后世的市场,菌种的退化问题一直存在,生物转化率不高,产量也不是很高。
所以,即便可以人工栽培成功,竹荪的价格依然还是较高。就算是四十年后,竹荪还是可以卖到几百元每公斤,算是生动诠释了什么叫“物以稀为贵”。
眼前这十来根竹荪,加起来恐怕最多不过二两重,而且还是新鲜的。
要是晒干后,最多怕是只有1两左右,数量太少,药店恐怕都懒得回收,还不如拿回去煲汤喝,满足一下口腹之欲……
“老弟有口福了!”陆小石呵呵笑着把背上的竹筐放了下来。
眼前这竹荪才刚刚长出来一些,还没有达到采摘的程度,所以陆小石还得再等一段时间才行。
竹荪之所以珍贵,就在于它对生长环境的苛刻要求,以及它那昙花一现的实体。
它从孢子长成子实体,需要1年的时间,而子实体的生长周期只有几小时,采集时间更短,只有那么几分钟。
竹荪一般凌晨4点至7点破土而出,绽放时间极为短暂,如果没有被及时采收,野生竹荪会自溶腐化。
可能有人会奇怪,这大冬天的能有竹荪?
其实竹荪一年四季都能出现,市面上的春荪较多,冬荪一般很少,所以冬荪的价格也较春荪更高。
好在没有让陆小石等太久,竹荪就已经完全绽放长熟。
陆小石小心翼翼采摘了这些美味,将它们放进了腰间的布袋中。
今天收获不错,陆小石心情异常美丽,甚至还哼起了不着调的歌曲。
大福依旧在陆小石周围晃荡,它的精力仿佛永远都是那么饱满,那么旺盛。
没走多远,大福猛地定在原地,一动不动的瞅着前面的一片干草丛。
按照之前的经验,大福应该是又发现了什么小动物。
不过也不能排除是大型野兽的情况,所以陆小石警惕的取下了背着的猎枪,拿在了手中。
随着大福缓缓靠近草丛,草丛里隐藏的动物也终于沉不住气,猛地窜了出来!
陆小石定睛一看,原来又是一只灰色的松鼠,体长约20厘米,尾巴也长约20厘米,体型看起来也不小了。
松鼠肉比兔子肉和鸡肉的口感更加细腻,入口风味极佳。如果慢烹细调,上了年纪的大松鼠是最好吃的。
之前为了节约时间,陆小石并没有对沿途的小动物动手。
但这会儿不同了,他有时间跟这些家伙玩儿上两手!
松鼠行动迅捷,三两下就跑出老远。
情急之下,陆小石对着大福喊了一声:“大福,追上去!”
或许是感受到了主人话里的急切和杀气,大福也猛地蹿了出去,紧追着松鼠不放。
追出大概一百多米,松鼠爬上了一棵大树。
狗通常是不会爬树的,而且它们还恐高……
因此当大福来到树下时,只能仰望着树枝上趴着不动松鼠,急的“哼哼”直叫唤。
然而,松鼠虽然躲过了大福的追击,但却忽略了更加巨大的威胁。
陆小石在跑到距离大树30来米时,看到松鼠上了树停在了树枝上,他便就此停下脚步站定,缓缓抬起了手中的猎枪!
松鼠这种小动物非常警觉,只要有些许轻微的响动,都能被它注意到。
它现在趴在树干上一动不动,似乎在恢复体力,注意力好像都在大福身上。
但陆小石知道,但凡其它地方有任何风吹草动,那松鼠必定立马在枝头飞窜逃跑。
陆小石举起了手中的猎枪,待瞄准好后,果断扣下了扳机!
“砰!”
一声枪响,子弹飞射而出,精准地命中了警惕趴在树干上,一动不动的大松鼠。
枪声吓了大福一大跳,本能的想要远离。但当它看到声音的来源是陆小石后,它就恢复了正常,并且屁颠屁颠的跑到了从树上掉下来的松鼠跟前。
陆小石收起枪,径直走到大福前面,将松鼠捡拾起来。
同时,他拔出了腰间别着的短刀,一刀挑破了松鼠的喉咙。
这么做是为了第一时间放血,因为要是血渗在肉里的话,那腥味就会变得很重,会很难吃。
看着松鼠身上的几个洞,陆小石有些可惜道:“可惜皮被打坏了……这就是用枪的一个不好的地方。”
不过松鼠皮本来就不太值钱,破的那就更加无人问津了。
待处理干净后,陆小石便将松鼠丢进了竹筐里。现在竹筐当中除了锄头、竹笋,又多了一只松鼠。
之前路过这片儿的时候,大福撵出了不少小动物,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陆小石和大福就在这片儿到处转悠。
陆小石有意让大福自己去追猎动物,但因为是初次上山捕猎,它基本上颗粒无收。
在这期间,陆小石又挑了几只看起来长得比较肥的家伙下手,竹筐里又增加了一只松鼠、两只野鸡,以及两只野兔。
枪声惊跑了不少小动物。
到后来大福已经找不到猎物了,陆小石便就此作罢,准备下山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