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不行啊
今天的海面颇不平静。
浪涌滚动,大白在海面留下的轨迹都不清晰了。
大风大浪有大鱼。
陈远在船舱外面,观察海面,时不时就能看到有鱼跳出海面。不过多是鲣鱼,和一些常见鱼类。
能看到密集阵了。
而距离密集阵最近的渔船,大概都有十几海里。
陈远刚回到驾驶舱,就听到了钱德贵的声音。
林新海说:
高贺道。
这是整个船队的收获,鱼获价格按照国内卖价除以2,再乘以0.9。
东江渔业海上收购价是国内批发卖价的百分之五十。陈远他们收购价,比东江渔业还便宜一些。
这样的分配,对陈远他们是有利的。说起来最吃亏的应该就是高贺他们渔船……
高贺他们渔船大,马力也大。要是单独出去捕鱼,收获肯定要比许三和六二他们的多。
不过林新海已经答应单独补贴高贺了。
在海上捕鱼没有自己的运输船,能拿到国内批发价的百分之五十,差不多是可以的了。
有门路,能收到鱼,冷冻运输船可比渔船赚钱多多了。
林新海道:
赵海笑着道。
林新海问。
钱德贵道。
现在的鱼获量是多了,可是太多不值钱的鱼。
密集阵那边主要还是钓金枪鱼,钓深在五十米以下。四条船守着密集阵,有些忙不过来了。但是金枪鱼,四条船……一天下来就一百多个,运气好的时候两百多个顶天了。
回到密集阵,大鱼号先去了密集阵中央,将鱼获转移到小保姆上面,跟着就出去下钩。
陈远观察了密集阵的鱼群密度,道。
上层鱼里面,多钓一些,总还是有值钱货。
再就是鲣鱼,大个头的鲣鱼,用冻结间快速冻结再冷藏,这样的鲣鱼也值钱。
在密集阵,每一条作业的渔船都要匹配一条辅助船。
有四条正常的辅助船,辅助船帮着收回沉底坠子,陈远他们的大白就帮着牵引绳子。
虽然有六条渔船,但能够参与作业的渔船只有5艘。
如此,渔船就分批次来到密集阵中央,将船上鱼获送到小保姆上。
在海上倒腾鱼获很麻烦,特别是没有开侧门的渔船。还有就是许三和刘二他们的渔船,没有传送机,运输鱼获需要手动,更费时费力。
大鱼号用了几个小时就将鱼获转运到冷冻船上。
许三他们渔船,鱼获不是特别多,却用了一天多的时间。跟着是刘二他们渔船,也是一天多的时间。
密集阵里面鱼确实多。
钓深二十米内,鱼获率接近百分之四十。
值钱的鱼,品相好的鱼,在渔船上加工间处理好,直接就送去冻结间。
渔船配置的冻结间挺大,在密集阵里面主要钓金枪鱼,冻结间也有余力冻结别的小鱼。
【鉴于大环境如此,
要是冻结金枪鱼,差不多要
十个小时。但是几斤的鱼,一个多小时,十几斤的鱼,两个小时……
两串金枪鱼钩,一串浅水钩。
在密集阵里面作业,大家都很熟练了。
陈远观察了一下,一天时间,一条渔船能够收放12——16串鱼钩。
浅水钩,一串大概是2200个鱼钩,鱼获百分之四十,那就是880个鱼上下。可是过了几天的时间,浅水鱼密度就降低了,鱼获率也跟着降低了。
金枪鱼是真不多。
陈远辅助大鱼号,三天时间才钓到八十几个金枪鱼。算上别的鱼获……每天收入,平均下来大概是15万。鱼获,船队价。
远不如他们单独行动的收获大。
周升说。
陈远了一声,站在驾驶位上,观察两边浮球:
周升看向陈远。
陈远也是头疼,摆密集阵是他提议的,现在撤?
周升又道。
陈远将驾驶位给周升,他过去拿来电话薄,拨通了罗浩的电话:
罗浩笑着道。
陈远笑着喊道:
罗浩说。
陈远问。
陈远了一声:
罗浩离开了驾驶室,来到瞭望室,看了看周围没有人后,小声道:
刘金龙以前也在东江渔业。
陈远认识他,但不是特别熟。
按理说,北半球进入夏季,黄鳍金枪鱼应该会南游。黄鳍金枪鱼在上层水域,现在的吉尔伯特群岛水温刚刚好……
怎么说吧,黄鳍金枪鱼活动范围很广。
往年的这个时间,吉尔伯特群岛黄鳍金枪鱼比较多,但也不是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