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200阅读网

第三十四章:孙太后的反击

小说:我真的没想当皇帝啊 作者:崛起的石头 更新时间:2022-08-12
小说5200阅读网(www.5200xiaoshuo.com)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5200xiaoshuo.com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奉天殿。

  今日是正式的朝会,主基调还是一个,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瓦剌大军。

  “启奏陛下,京师九门外,顺天府衙正在发动全城军民共同坚壁清野,搬入内城居住。”

  朱祁钰现在已经有些习惯坐在御座上从容的面对这些朝臣,而且说实在的,现在这四五十人也不算很多,完全没有后世电视剧上那种动辄一两百人的大场面看起来激荡人心。

  “劳烦爱卿主持此事了,待击退瓦剌,朕一同升赏。”

  户部尚书王直说道:“陛下过誉,此乃为臣者之本分。”

  说完,便回了班列。

  他甫回去,于谦便站出来道:“启奏陛下,从南京调运,以及土木堡战场捡来的辎重、兵械、甲仗,已全都下发到守城的兵士手中。”

  朱祁钰笑道:“有于爱卿守城,朕当可高枕无忧了,阖城百姓,总算能安稳的睡一个好觉。”

  王直于班列中笑道。

  “有于谦,乃是国家之幸,陛下之幸。”

  这话说完,余的朝臣们亦纷纷做起了捧哏。

  “是啊是啊。”

  “有于尚书,我等可高枕无忧了。”

  面对如此多的赞扬,于谦面色不动,看不出丝毫的高兴之情。

  “诸位同僚,此言差矣。”

  “十团营虽经操训,有了一战之力,但瓦剌骑兵战斗力甚强,不可轻视。”

  “我等当做好城破国亡,殉国成仁的准备,与瓦剌死战不休!”

  朱祁钰看着于谦,也说不出是什么感觉。

  他就是这样,喜欢和所有人对着干。

  大家都觉得守不住京师时,是于谦站出来力挽狂澜,使城内兵精粮足、人心安定。

  但是当大家觉得万无一失后,也是于谦,给所有人以当头一棒,浇了满朝公卿一头冷水。

  朱祁钰多少有些明白,为什么历史上有如此多的人想要杀他了。

  “于爱卿说的是,瓦剌手中还有太上皇,这于朝廷而言,也是一枚钉子,说不得什么时候便要扎你一脚。”

  “虏寇来势汹汹,上皇北狩,百姓、军士可以饱含信心,但诸卿切不可过分乐观,以免乐极生悲。”

  既然景泰皇帝都为于谦打了圆场,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是啊是啊。”

  “陛下说得对,于部堂真乃高见。”

  众人又是一阵的吹捧,但居于上位的朱祁钰,分明从他们中不少人的眼中看出些许的冷嘲热讽。

  这就是老师视角吗,还真是一举一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正在朱祁钰想着的时候,殿外两名大汉将军忽然半跪在地,太监金英跑进殿来。

  “皇太后驾到!”

  朝臣们纷纷一惊,连忙转身山呼。

  “臣等恭迎太后万福金安!”

  孙太后带着极度威严的阵势一步步走向御座时,朱祁钰如坐针毡,也在心里考虑,自己要不要起来行礼。

  但是等了一会儿,还是决定坐着不动。

  “太后怎么来了。”

  “皇帝的龙威已抖到哀家的慈宁宫去了,能不来吗?”

  孙太后斜睨了一眼御座上的朱祁钰,缓步走到垂帘后安坐,高声道:“诸卿家可有要事启奏?”

  方才还是无大事可言的朝臣们,顿时纷纷出班。

  “臣山东监察御史曹田,奏请太后圣闻。”

  “讲。”

  “庚午年山东登莱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忍饥挨饿,求朝廷给予赈灾粮款。”

  孙太后说道:“准奏。”

  话音刚落,又是一名官员出列。

  “臣户部屯田司郎中吴涣,奏请太后,两淮屯田于户部账目不合,如何处置?”

  孙太后静静说道:“山东监察御史曹田。”

  “臣在。”

  刚才回到班列中的一人,连忙出列。

  孙太后望向一侧,问道:“哀家之意调曹御史往两淮稽查卫所田务,厘清账目,内阁的意思呢?”

  内阁,现在大明最可有可无的地方。

  现在的内阁,并未发挥出朱棣设立它的真正作用。

  土木事变发生前后,内阁作为与皇帝最为亲密的辅政机构,却令人大失所望。

  本应在朝中拥有最多话语权的内阁辅臣们,既未阻止先期的王振擅权,在土木堡之变发生至今也毫无建树。

  以至于朱祁钰这个景泰皇帝即位以来,竟未曾听到内阁主动发言一次。

  现在的文渊阁,一共有五名辅臣,无一例外都是正统年间入阁辅政。

  奇怪的是,自从朱祁钰即位,这五人至今都未曾有过一句建言。

  土木堡之变后,第七位内阁首辅曹鼐殉国身亡,此后,文渊阁大学士陈循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大明的第八位内阁首辅。

  陈循随即出列。

  “回太后,内阁无异议。”

  他话音落地,其余四名阁臣也都纷纷出列,高声附和。

  “臣等无异议。”

  孙太后十分满意,说道:“既如此,便调山东监察御史曹田,立即往两淮稽查田务。”

  曹田立即说道:“遵旨。”

  众人回去不久,孙太后又问:“诸卿都是国家的肱骨之臣,有什么话便提,哀家与皇帝会一同视听。”

  朱祁钰听了这话,于心底冷笑。

  说什么一同视听,这不就是这老娘们的一言堂吗?

  想到这里,反而觉得有些好笑。

  看来,自己之前的动作已经威胁到她,不然不会如此急切的回到奉天殿上继续垂帘听政。

  这时候,徐有贞出列道:“启奏太后,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徐有贞,有本启奏。”

  “讲。”

  “靖远伯王骥率领南京备操军于前日抵京,臣以为,不该将这部分人马归于十团营制下。”

  徐有贞说道:“王骥三征麓川,战功赫赫,不输于武将,此已是人尽皆知。”

  “应命王骥提督十团营,行监察、练兵之权!”

  听到这,朱祁钰觉得有点不太对劲了。

  十团营现在的制度是这样的,十个营各设一名都督,之上有京师总兵官石亨统带。

  但是徐有贞的建议,是放一个王骥进去但任提督,行监军之权。

  王骥名声很大,可以说在军中的威望甚至还高于石亨,但是根本问题在于,这货是文官出身。

  说白了,徐有贞的建议是要放一个军功比所有统兵武将都高的文官进十团营。

  王骥要是真进去了,只怕石亨也是斗不过的。

  现在的石亨,还是顶着一个戴罪立功的名头,是靠于谦才到的如今位置,话语权根本不如身为文官,却以军功封爵的王骥。

  闹了半天,这才是孙太后今天来的主要目的。

  看起来,自己稍有动作,就已经被她全盘掌握了。

  还是太嫩了啊……

小说5200阅读网www.5200xiaoshuo.com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