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200阅读网

第两千两百九十七章 发现新证据

小说:重生之乘风而起 作者:二子从周 更新时间:2025-06-09
小说5200阅读网(www.5200xiaoshuo.com)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5200xiaoshuo.com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杨大师一上手就发现了这两款织锦花色的不同。

  周至说道:

  所谓的织锦,其实就是在一个巨大的幅面上编织上花纹,但是并不是这个巨大的幅面上只有一幅画面,而是由无数块相同的画面拼合而成的。

  一片单位面积上的花色,就称为一个花本。

  花本也有大有小,越小的花本,落到织锦上的花纹就越简单,越重复,换成信息学语言来讲就是信息量少,人很轻易就看厌了。

  越大的花本,能够装下的独立内容就越多,落到织锦上重复得较少,画面自然就更加的富于变化,信息量就更大,让人反复观看也不觉厌倦。

  但是由于编织方式过于复杂,这样的纺织方式很快便被织工们无奈地放弃了,再到后来编织花本的技术失传以后,创造的技能就没了,织工们就只懂得,按照花本织锦。

  再到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花本也失传了,织锦这种在宋代达到巅峰的中国最复杂的机织工艺,无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即便经过明清两朝,南锦重新崛起,乾隆朝得到倾力仿造,对于其中一些极度复杂的纹样,也只好做点减法,降低难度,方才制造得出来了。

  不过这项工作在计算机的辅助下,那就是将画面分作极小的小元素细格,然后从最右下第一个元素读起一直读到最左上角。

  然后将这些元素都按行取值,每一行用到的单色集合,就是这一行上需要用到的不同色的丝线数量,在按照织纬的规律,每一格只放一根丝线在经线之上,剩下的都在经线之下,这样就将花本复制出来了。

  剩下的工作就是将花本转换为电脑提花机读得懂的程序,输入到机器里,就可以将仿制锦给织造出来了。

  但是为了达到仿古绢的效果,用现代提花机肯定是过于精密准确了,因此周至忽悠蜀大考古系和杨大师合作,根据蜀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四台织机,复原出了蜀锦的提花织机,能够控制两片地棕和八十四片花棕,再弄了一台现代提花机控制的机械装置来控制它,加上三眠蚕丝和古法染色,最终成功仿制出了蜀锦。

  然而这一次拿到宋裱的六朝四家画作之后,周至才知道自己还是草率了。

  周至摇头道:

  杨大师闭着眼睛想了一下:

  周至说道:

  杨大师是工艺大师,不是机械设计大师,顿时感觉脑浆都要烧开了。

  周至说道:

  杨大师不由得大喜:

  周至笑道:

  就在这时,周至的大哥大响了起来,周至一看来电显示:

  将通话键按了一下:

  见周至神色如此郑重,几人都吓了一大跳。

  周至指向白板上被吸铁石钉压着的:

  费观说道:

  免费阅读.

小说5200阅读网www.5200xiaoshuo.com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