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200阅读网

第三百九十七章:朕补充几点,你们斟酌

小说:开局错把李世民当大表哥 作者:烟雨织轻愁 更新时间:2022-02-24
小说5200阅读网(www.5200xiaoshuo.com)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5200xiaoshuo.com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最新网址:  而这个时代,因为路途遥远,信息传递的速度十分缓慢。

  许多大唐各地的富商,往往因为距离的关系,而会错失好多机会。

  因此,他们干脆派出家族子弟留在长安城,可以全权作为代理人和武城商行进行谈判。

  而这一次,镜子一经问世,许多各地的代理人就马上赶到武城商行,来咨询代理事宜。

  而武城商行,目前已经完全铺开了情报网络。

  他们对于大唐各地的商户世家的信息,自然了如指掌。

  这桩声音,在这个地区,可以和那一家合作,不能和哪一家合作。

  合作的话,需要采取哪一种合作方式,都有详细的数据支撑。

  因此,代理的事情,很快便是如火如荼般地进行展开。

  到时候,又有源源不断的财富涌入苏家来。

  而此时,整个大唐要修建道路的事宜也提上日程。

  苏长生所说的,要想富先修路的观念提出来之后,让那些朝廷大员感触很深。

  并且如果能够修建平整的道路,将大唐各道之间完全贯通起来。

  这样做对大唐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大了。

  到时候,可就不仅仅是运输方便,到时候对兵力调动也会极大的提高效率。

  对这件事情,他们都十分赞同。

  不过在这个时代,修路可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工程。

  像规模如此宏大的修路工程,怕是没个几十年都完成不了。

  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都远远不够,搞不好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而按照以前的修路规则,一旦有大工程的话,就需要百姓无偿出工,这个在这个时代叫徭役。

  就是国家可以无偿征调各阶层的人士,无偿为国家出力。

  当然了,真正需要服徭役的,都是底层的平民百姓。

  哪些富人,都可以通过缴纳钱款来免除徭役,甚至连钱都不需要缴纳。

  而现在,修路是一桩大工程。

  李世民认为,这路,可能需要修建几十年时间。

  如果大量征调百姓服徭役的话,那么会让百姓地里粮食减产,会大大增加百姓对朝廷的怨恨。

  而苏长生给他的建议,就是以后可以废除徭役。

  国家有钱了,以后再搞什么工程,可以有偿招募工人修建工程。

  并且将修路的工作,分到各郡自主进行。

  未必一开始就轰轰烈烈的全部干起来。

  各地可以根据各自的经济情况来修路。

  而只要开始修建起来,就可以给当地的百姓带来收入,可以让当地百姓富裕起来。

  同时还可以促进当地的商业发展。

  可以说,修建一条路,可以全方位的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

  当然了,现在各地方,是比以前有钱了。

  但是未必能够支撑这么一条路的钱款。

  毕竟,修路是一项大工程,可不是随便一点小钱就能修建出来的。

  像是江南那等富裕之地,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像是一些苦寒之地,怕是就不成了。

  针对这种情况,苏长生同样给李世民出谋划策。

  第一个计谋就是,有些地方不是钱不够吗?

  不要紧,可以继续学习功德榜的模式。

  在地方展开募捐。

  等路修好之后,在这条路最显眼的地方,树立一块功德碑。

  上面按照捐献钱粮的多寡,将各家族或者是人的名字刻在碑上。

  各地方,都是有世家或者是富商的。

  通过这种方式,一定能够募捐到一些钱财。

  如果实在不够的话,朝廷还可以补贴一部分钱款。

  如果再不够——哪就没办法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现在大唐就只能先将好修的,重要的,有钱的地区的路,先修建起来。

  允许少部分人少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大家发家致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苏长生的建议被李世民欣然接受。

  ……

  接下来,朝堂上的大臣们,开始为如何修路开始了不断的争吵、协商。

  他们都同意修路这个策略,但是这条路到底要如何修,却是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太一致。

  各人有个人的看法。

  有些激进派,恨不得一下子将整个大唐的路全部都修建起来。

  而那些保守派则是认为需要量力而行,最好是先在某一区域进行实验。

  如果切实可行之后,再慢慢推广,并且推广的速度不易太快。

  最好是一个道一个道的进行推广。

  而对于服徭役的事情,意见就更不统一了。

  对于修路所需要的费用问题,更是众说纷纭。

  修路被提升为国策,而这个政策,一旦里面存在缺陷疏漏。

  一旦下面执行下去的话,受苦的可就是全天下的百姓。

  百官对此,无不小心谨慎,慎之又慎。

  也正因为此,百官之间,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

  各部之间,各有自己的思量。

  最终,他们将自己的看法上报给李世民,让李世民裁决。

  而接下来,李世民将他们都召集到一起说道:

  “诸位爱卿,你们的顾虑都很有道理。”

  “而朕这里呢,有几个想法,还请诸卿斟酌。”

  “第一点就是,将修路的主导权,放给各郡。各郡按照自己郡的情况自行安排。”

  “而朝廷考核官员的时候,当地的经济情况还有修路情况,会作为一个主要的考核点。”

  “第二,以后废除徭役,但凡朝廷要动工,必须要招募民工,本着自愿的原则进行。”

  “第三,地方官员,可以自行树立功德榜,向当地富商招募资金。”

  “第四,根据地理位置经济位置还有军事位置的重要性,然后根据各地的经济状况,朝廷可以进行适当的补贴。”

  “具体需要补贴那一条个郡需要补贴多少,就需要诸位进行斟酌了。”

  听完李世民的话,几位官员,都是不由眼前一亮。

  陛下的这几点建议,绝对是查缺补漏。

  将他们提出的各种建议中的缺陷,全部都给补充上了。

  陛下的这些思路,几乎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实在是太全面了。

  全面到,他们都感觉这不像是陛下能够想出来的主意。

  陛下固然是雄才大略,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至少在修路这一方面,陛下并不擅长。

最新网址:

小说5200阅读网www.5200xiaoshuo.com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