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200阅读网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七夕

小说:历史从李师师身边醒来开始 作者:止剑花下 更新时间:2021-06-08
小说5200阅读网(www.5200xiaoshuo.com)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5200xiaoshuo.com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七月初六,赵佶亲临枢密院,主持枢密院改组后的第一次联席廷议,镇抚司都指挥使袁松辉列席,要求军备司扩大兵器监火作火药作规模,加紧研发新式火器,并根据自己的记忆提出了火器改进与研制的大概方向,画了一些图纸交予两作做参考。

  廷议后,赵佶于文德殿召集二相与五位政务大臣徐勣、赵鼎、李光、张商英、侯蒙,廷议巡视地方之事,议定由廉访司、大理寺、谏部、户部、财部、国子监各出数人由政务大臣徐勣总领,赴两浙路、江南东路进行巡视,由镇抚司下的皇城司派亲事官负责护卫。

  是日,进已为婉容的聂元奴为贤妃。同时,应郑皇后之请,罢免郑居中。

  用完午膳,赵佶躲在福宁宫好好睡了一觉。最近忙得连轴转,确实很累,现在终于可以停下来好好休息一下了。

  第二日恰是七夕,已多日未曾好好陪过众位娘子的赵佶终于赶在今日将事情忙得告一段落,明日可以安心过节了。

  七月七,牛郎会织女。

  现代的商人将七夕炒成了国产情人节,变成了个费钱的节日,已与古代的七夕相去太远,宋人反而会特意避开这一日结婚嫁娶。

  宋朝时,七夕是儿童的狂欢节,少女乞巧少男乞聪明之节,也是已婚妇人的求子节。

  当然,宋朝七夕时有一样东西挺费钱。

  七夕前后,京城宋门、粱门、北门、南朱雀门外,以及马行街,都卖一种叫“磨喝乐”的小玩偶,这种源自佛教释迦牟尼之子罗睺罗的形象已世俗化为可爱的童男童女玩偶。

  这种玩偶娃娃,下有木雕底座,外罩碧纱笼。有的以金银饰之,成对出卖,能卖几千文。

  穷苦百姓常买泥娃娃代替。

  已婚妇人若是无子,便会将玩偶供在家里,勤摸其头,以求来年生子。

  七夕这日,京城大街上玩耍的小孩皆穿着交领短袖,窄腰肥裤,手中无一例外都拿着一只柄长尺余,叶阔如斗笠的荷叶,却是摩仿暮合乐玩偶之意。

  至于女子们的乞巧,不免有些无聊,摆上道具,祭拜织女,念念有词“某某某乞巧”。男子乞聪明也差不多,只不过供的是牛郎。

  有月之夜,月上之时,女子们还有对月穿针引线的习俗,七月初七的月牙,着实挺考验眼力与手力的。

  七夕前几日,开封府于数地设置乞巧市,专门供人们买卖乞巧之物,比如玩偶、针线、蛛盒、瓜果等。

  七月初七所有人都会放假一天,回家欢度佳节。到了七夕节的当天,城市里大大小小的街巷全都张灯结彩,妇女儿童“特地新妆,竞夸鲜丽”,到夜市中逛街游玩。

  到了七夕当天的晚上,城里所有的女孩子不论年龄大小,贫富贵贱,都要先沐浴一番,然后换上漂亮好看的新衣服,准备晚上隆重的拜月仪式,乞巧可能也乞爱情。

  听起来七夕好象跟男人们没什么关系,事实上,七夕是全家的狂欢。

  七月七日晚饭时分,全城的儿童、女子,不论家境贫富,一律穿上自己最漂亮的新衣服。富贵人家,就在高楼亭台上安排筵席,男女老少,在一起欢度节日。同时在庭院里张灯结彩,做了“乞巧楼”,排列出磨喝乐、花瓜、美酒、笔砚、针线,男孩写诗,女孩做女红,焚香行礼,叫做“乞巧”。

  宋朝的女子还有一种很特别的乞巧方式:捉一只小蜘蛛,关在小盒子里,七夕次日再打开盒子,看蜘蛛结出的网,如果蛛网圆正,则表示“得巧”,即获得了纺织的巧智。

  女子们在这一日还有捣凤仙花染红指甲的习俗,相互间常常互赠瓜果糕点等礼物。

  皇宫里的各式七夕物事与民间差不了多少,应有尽有,更为精致奢华。

  宫内每年惯例要造三百个摩睺罗这种娃娃,最大的有如真童,最小的盈手可握,材质有象牙、龙涎香等,缕金佩玉,珍珠与孔雀毛为衣,连娃娃的玩具都以金银、琉璃等制成。各地官员也会进献娃娃,有些人甚至用纯金打造。

  赵佶早已下诏禁止各地进贡此物,内廷制造也改用民间普通材料。

  至于小孩的玩具水上浮、生花盆、谷板等物事,赵佶也令内侍从街市采买。

  只有精雕细刻的七夕主题花式水果由蜜煎局进献。

  赵佶的安排跟中秋差不多,与后宫几百个自己的女人与儿女一起吃个团圆饭,也在宴春阁外的四列舞台上搭了四座乞巧楼,备好物事,供后宫的妃嫔与宫女们拜月乞巧。至于皇子皇女的玩物早已送至各自的住处。

  吃完夜宴,妃嫔们自去拜月。赵佶径自出宫去寻李师师。

  因为李清照返京,李师师七夕便没进宫。

  到了醉杏楼时已至亥时,屋内灯火通明,李清照仍在。

  数年未见,更显削瘦的李清照一身寻常粗布罗衫,看得出过得有些清苦,眉眼之间未见一丝凄楚,想来与赵明诚的小日子虽然清苦却很融洽。

  李清照见了赵佶,起身行礼,说道:“民女李清照见过圣上。”

  赵佶见她不如数年前那样跳脱,知道她经历了这么多事,终究没了昔日的棱角,也不知是好是坏。

  赵佶笑道:“李娘子不必多礼,当初蔡京逐赵相家人离京,我也是知晓的。那时想着你那时与明诚相处并不开心,也许换种生活更好些。如今看来,倒是对的。”

  赵家败落,赵明诚散了侍妾,与李清照同归青州。李清照细细想来,确实是除了新婚几年外,两人感情最好的时候,夫妻谈诗论文,怡然相得。

  赵佶见她默然,知道她仍旧心有芥蒂,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李师师见状,望着赵佶笑道:“如今蔡京已死,赵相的家人们是否可以回京城居住了?明诚如今放了外任,清照姐一个人在青州诸多不便。”

  赵佶闻言更是尴尬。

小说5200阅读网www.5200xiaoshuo.com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