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200阅读网

第001章 序言

小说:一步之城英雄榜 作者:祝家二少 更新时间:2017-04-15
小说5200阅读网(www.5200xiaoshuo.com)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5200xiaoshuo.com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中国庞贝古城”的前世今生

  在我国湖南省西南部的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南端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西北角相邻的地方,有一块神秘的区域。这个近九万亩的山间盆地,据说在清朝咸丰年间还是人烟稠密之地,可是不知何故,有一天,生活在这里的人像蒸发一样突然消失了,从此以后便没有人再涉足此地,致使这里沉寂荒芜了一百多年,只留下一些人类活动的遗迹,自然环境保持着原始次生的状态。这个神秘之地就是十万古田。

  这片土地上,最美丽神奇的是翠竹。从远处看,郁郁葱葱,重重叠叠,一山连着一山,一片接着一片,看不到头,望不到边。古田竹子有多少,谁也说不清!但据专家考证:古田盆地纯竹沼泽湿地就有近6000亩。古田竹子种类多,有毛竹、摆竹、方竹、刚竹、斑竹、金竹、紫竹、苦竹、凤尾竹、扫帚竹等近20种。

  随着海拔的不同,竹子的大小和高矮也不一样。生长在古田山脚深坳里的毛竹,老乡们叫楠竹,修直挺拔,高达20米,粗有碗大,直径10多厘米。高大的楠竹,遮天蔽日,密密麻麻,更遮住了视线,奇险之峰见首难见尾。走在竹林间,幽静闲适,凉风袭来,清新惬意。生长在古田盆地的扫帚竹,矮而小,多而密,高只有几十厘米,粗细只有筷子大,它厚厚地铺在地面,人都难已钻得进竹林。无论高大的楠竹,还是矮小的扫帚竹,它们都是那样亭亭玉立,生机盎然。

  在这个繁华又浮躁的社会,这些竹子显得多么平静,它们不在意黯淡或者辉煌,仿佛整个世界只有它们自己,春去秋来,风吹雨打,永远不低头,永远那么挺拔,永远那么青翠,千万年如一日地调节古田气候,涵养古田水源,守望古田湿地。

  在上古田中部,因为降水丰富,地形封闭,所以沼泽发育,淤泥深厚,有的深达三米,人畜陷进去就很难上来,是不能冒然进入的危险区。在上古田的中心区域分布着高达一米的巨型苔藓。2012年10月“地理 中国”摄制组以“巨型苔藓之谜”报道了此处的奇特苔藓。沼泽地下面是深厚的黑土,泥炭土,非常肥沃。此处又是南方仅有的一处原生态高山苔藓沼泽地,成为著名的湿地,面积达1400公顷。

  2012年12月28日,十万古田获批国家湿地公园。境内地动植物资源丰富,据统计,这里有竹类资源面积400公顷,杉木面积30公顷,活立木17万立方米,荒山草地200公顷。在所发现的700多种植物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27种,香料植物25种,药用植物80多种。还有香獐、狗熊、金钱豹、巨型岩鸡,大鲵、红嘴相思鸟等11种珍稀动物。

  在中古田中心有一处直径300米圆形的疑似古城址遗迹,位置略高于周边,形态规整。经进一步考察,在古城址外缘,围绕圆形古城址一周有一条宽约3m左右的护城河遗迹,从高处俯瞰,中古田的正中心被树林呈半圆形包围(除北向外其他三向皆被包围),古城址内有明显的建筑基石痕迹和少量木建筑构件遗存。

  在城址遗迹外低洼处的沼泽地范围内发现房屋基址。经当地人反映,曾在沼泽地泥下一米左右挖出过修建房子的大木头并发现青石古街道遗存,这就说明该低洼处曾有人居住过,沼泽地应是居民迁走后才形成的。在中古田周围山坡台地上,也发现有大量的古屋场遗迹。

  从中古田往南走,就进入了下古田的区域。下古田主要由侯洞、扫箕塘、白沙坪、青草坪、四方坪、小古田等组成,大多为峡谷地带,地势较低。顺着河流而下,陆续发现有古屋场遗迹及古墓葬有碑文记载的均为清朝前期。大量的房屋遗址依山傍水建在山谷中较平坦的台地上,但跟中古田比较起来,下古田的屋场分布就显得稀疏很多。

  由中古田往北,就是上古田的范围。上古田地势较高,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就是一号高地和二号高地。上古田自古有“演兵场”一说,据汉许慎注辑本《怀南子 人间训》记载,在秦始皇时期,此地屯兵数十万,防止岭南诸“蛮”北上,其中“塞镖城之岭”一军驻于十万古田。经初步实地考察,确实发现被树林包围两块面积各约为60—80亩的开阔地,地势非常平坦,在开阔地北向发现有花岗石砌的房屋基石和台基,约高于开阔平地1.2米,在其周边也分布有古屋场遗址。令人惊奇的是,两块平地虽然面积较大,但因处于树林的包围中,在树林外面根本就不可能看到,隐藏得相当完好。

  在中古田东北向发现古驿道 即湖广驿道,该古驿道自湖南城步县到广西资源县,自西向东横贯整个中古田。在中古田的南边山坡上发现古墓群,有的墓葬有碑刻,早的为乾隆时期,最晚的为清咸丰二十一年皇清官员墓葬。该墓葬长四米,宽两米,有甬道和墓室之分,用花岗石砌筑。据当地老百姓反映,该墓葬若干年前被盗,挖出清朝官帽、翎官和部分金器玉器。在中古田东面山坡上,还发现疑似古墓葬遗存,底径约6米,有花岗石台阶进入墓地,另发现部分清青花瓷残片和明代青瓷残片。

  种种发现表明,作为古驿道的必经之地,当时的中古田相当繁华,是十万古田的政治经济中心。明弘治12年1500年为古田县,隆庆三年1569年升为永宁州。古田升为永宁州,有文字史料可证:据县志第五卷载“……属横岭者今长安武安、武威、武定、长宁今长坪村、大定今大寨村三才今长坪七组,小地名三才堡、从安;属典史者可能就是蓬洞永宁右一,永宁右二,永宁右三,永宁左一,永宁左二;属江头司者,咸宜、隘九、蒙盅、羊角其、附子、武州……。”同卷又载:“嘉靖三十九年,古田瑶攻陷城步,嘉靖四十五年,古田瑶复寇城步。古田建县立州,由此得到记实。”县志第五卷又载:“由兴安五排破羊角隘则扼高寨、鱼鳞;由兴安五排破金子,古田二山。”以上历史资料可以证实:古田在明朝立过县、州。

  当年十万古田盛产玉米、马玲薯、糁子、粟子、荞子、饭豆、黄豆等粮食作物。过去每年要产十万石左右,俗称“古田无粮,兵以何养!产粮十万,可抵外患!”“十万古田”因此得名。这里还盛产苡米、白菜、萝卜和药材。曾有“人住古田,胜居苍天”的赞誉。明朝时期,古田山镇发达,街道集市繁荣、物产丰富、商贸兴隆。

  2011年8月18日,在湖南省永州举行的湘、赣、粤、桂考古高峰论坛上,湖南省邵阳市文物局副局长曾晓光展示了一幅罕见的古代大型灾难性历史文化遗存——城步十万古田灾难性遗存。它与意大利的庞贝古城消失一样,成为世界古城遗存之谜,十万古田因此被称之为“中国的庞贝古城”。

  始皇开疆拓土辟古田

  祝军刚

  十万古田这颗曾经是湘桂走廊上璀璨的明珠,冷兵器时代兵家必争之要塞,它开发于何时、何人所开,一直争议不断。这被沼泽淹没下的良田,它隐藏了一个2000多年前开疆扩土的历史密码。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征服百越、改变岭南历史的秦瓯之战爆发了。秦始皇命尉屠睢率50万大军,分兵5路进攻百越。一路经余干(今属江西)征服了东瓯(今浙江温州)和闽越(今福建),并设置闽中郡。二路戍守南野(今江西南康境)以南的大庾岭。三路向番禺(今广东广州)进军。五路进攻镡城(今湖南靖县境)。四路由主帅屠睢率领,发动秦瓯之战,率军逾越城岭,经湘桂走廊,迅速控制漓江通道。九嶷(今湖南宁远县南)之军沿古道进入今广西钟山、贺县一带,与屠睢部会师。因粮饷接济不上,被迫停止进攻。开凿灵渠,疏通粮道后,越人退辟丛林,与秦军周旋,夜袭秦营,毙秦军数十万。西瓯君译吁宋和屠睢相继战死(一说在开通灵渠前屠睢战死)。秦始皇再派任嚣、赵佗等五岭攻击越人。于公元前214年征服南越、西瓯,并设置南海、象、桂林3郡。次年,调遣50万人戍守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五岭,垦荒殖田,筑道设关。

  这一史实和《淮南子》【1】记载的基本吻合。关于这场战争的经过,史书《淮南子·人间训》曾作了这样的描述:

  秦皇挟录图,见其传曰:“亡秦者,胡也。”因发卒五十万,使蒙公、杨翁子将,筑修城,西属流沙,北击辽水,东结朝鲜,中国内郡挽车而饷之。又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领,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适戍以备之。

  此书西汉初年由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1年,汉高祖刘邦之孙厉王刘长之子,即汉武帝刘彻的叔父。)及门客李尚、苏飞、伍被等共同编著。此书撰著于景帝一朝的后期,而于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初的建元二年进献于朝廷。淮南王刘安是当时皇室贵族中学术修养较为深厚的人,他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著书立说,日夜研究军事布局地图,“作《内篇》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为《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然而这部涉及范围十分广泛的文化巨著,留传下来的只有《内书》二十一篇,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淮南子》。

  秦末农民战争时,南海尉任嚣已死,赵佗照其意愿,断绝与秦朝的关系,用重兵堵绝横浦、阳山、湟溪等南北交通关口,撤换了拒不听命的秦朝官吏,加强边境防卫,随后向西出击,攻取了象郡、桂林二郡,于公元前206年据岭南三郡之地建立了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以番禺为国都,将原任嚣城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增筑为周长十里赵佗城今广东广州中山四、五路一带,大力传播中原文化,推广先进的农耕技术,提倡与中原通商,活跃经济,发展生产;推行民族和睦政策,协调越族人内部各族之间关系,与民休息。

  赵佗已将桂林郡置于南越王国【2】的保护之下,因而逃避战乱的流民垦荒之说不攻自破。赵佗有三十万秦军,开垦十万古田自然不在话下,况且赵佗已经封锁通往岭南的交通要道,流民大批进入南越王国基本不可能,就算他开恩也只能是为数较小的流民。流民没有能力开出如此大面积的良田,处在古田这猛兽出入、毒蛇成群、瘴气湿重之地,本身生存就有问题,甭说去开凿出三米宽的护城河和建造直径300米的准军事城堡,没有上万人,从当时流民之力及其意识来看,是无法实现的。秦末战乱人口都向江南地区迁徙,没有历史证据表明流向岭南。向岭南大规模迁移当是东汉末年,中国笫一次人口大流动时期,而此前西汉政府设置的始安县(古田县的前身)己存在了数百年之久。

  另外一个说法是南越、西瓯军队败退之后垦荒于此,更加站不住脚,有《淮南子·人间训》为证。主编者刘安是西汉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又有上千门客,门客人才济济,离始皇开发岭南时间很近,不到百年。其记载当真实可信,若越人大规模开发十万古田,此书不可能只字不提。秦末农民战争结束两广人口才40万【3】,这其中有30万秦军。在数年秦瓯之战中,越族或死或逃亡东南亚,只剩10万余人,他们不可能汇集在秦军军事要塞下开垦古田,岂不是送羊入虎口?回顾一下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后的铁血政策,设置“东南一尉、西北一侯”,防止越人北窜,驻扎大量军队在岭南各个险要之地。群龙无首的越族人不敢也不会冒死进攻,再说这么庞大的越族就算是垦荒,淮南子当有所记载。

  那隆起的疑是秦军灶台或烈士陵园的地衣圆包又为秦人是最早拓荒者增加了实物证据,民间流传一位将军在此下葬后、用万马踏平的故事,故事主人公会不会是屠睢?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可以证明——此地曾驻有大量戌卒并垦荒殖田这一历史史实。还可以从其他史料寻找史实,如《舆地志》载:“秦城,昔秦谪戍之所”。南宋范成大说:“秦城,相传秦始皇发兵戍五岭之地”。明邝露撰《赤雅·秦城》亦载“秦始皇发卒戍五岭地为秦城;秦取桂林、象郡,兵勒湘南,据其喉咽,临融漓二水间”。现存著名的“秦城遗址”有广西兴安县的古城遗址,十万古田也是遗址之一。

  十万古田经过一千多年无数代人的辛勤劳作,成为盛产粮食的高山粮仓,面积近十万亩,每年产粮十万担,故元明时期民间广为流传“兵粮十万,可抵外患;古田无粮,兵何以养”、“住在古田,胜在苍天”之说。明朝先后在此设置古田县和永宁州,十万古田因此而得名,正所谓“十万古田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小说5200阅读网www.5200xiaoshuo.com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